第一百一十章 争议(3 / 4)

加入书签

不过,北宋出现的活字印刷,一直没有流行,反倒是隋唐时期出现的雕版印刷术,一直流行到明清之际。

所以,才有人认为,古腾堡的活字印刷术(铅活字),是现代印刷术的鼻祖。

那么,为何活字印刷在北宋出现后,直到明清,都没能取代雕版印刷呢?

原因有几个,一如李笠方才听杜杲所说的那样。

一,字模的制作和耐用性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所谓的码,是一组数字。”

“排版时,先让识字的人按照编码表,给版面上每个文字编码,排版工根据编码,从字盘里选字...他们不需要认识字,只需要学认数就行。”

“编码表和字盘都是统一制式,各地印刷作场,按照规制执行,普及起来,方便不少。”

“还有墨,当然很特殊,但现在可实现大批量生产,可以充足的对外供应,所以,活字印刷术,一样可以推广。”

“朝廷的策略,是两条腿走路,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同时推广,各地可以视情况而定,这事情,徐侍郎很清楚。”

二、金属活字印刷,需要特制的墨,即油性墨。

话题被李笠转到徐陵这边,徐陵便向杜杲介绍起梁国打算如何推广两种印刷术。

李笠听着听着,思考起来。

北宋时期,出现了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是毕昇,活字为泥活字。

所以08年奥运会的开幕表演,就有活字印刷的内容,却引来争议:欧洲人认为,活字印刷术(及印刷机)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人古腾堡独立发明的。

时间,在毕昇发明活字印刷之后大概三百多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