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嘱咐(3 / 3)

加入书签

宁王府中的白叠布大多是御赐而得,若非今日用的是李瑁,恐怕还不会拿出来。

李瑁看着伺候他的婢女年纪不大,但却颇有些眼熟,便问道:“你来宁王府多少年了?本王看你有些眼熟,可是曾见过你。”

“殿下当真好记性。”

那婢女一遍仔细地为李瑁擦试着头发,一边笑道:“奴婢绿袖,八岁时入的府,如今已十二年了。奴婢年幼时曾服侍殿下读过一年的书,故而殿下看着面熟。”

原来这个婢女竟是在李瑁年幼时服侍过李瑁的,难怪李瑁觉得似曾相识。

说着,李成器便用自己的手指在李瑁的手掌轻轻挪动了起来,将敏、慎二字写在了李瑁的手心。

李瑁看着李成器的手指在自己的掌中划过,仿佛看到了李成器的生命在缓缓流逝,手心如火一般滚烫。

听着这个病危老人的叮嘱,李瑁低着头,轻声应诺:“大伯之言,侄儿记得了。”

“好,记得便好,天气还凉,你快去换衣服吧,千万别冻着。”李成器拍了拍李瑁的手,让他更衣去了。

李成器所收的童衣尺寸过小,李瑁自然穿不得,但宁王府的新衣服却是不缺的,趁着李成器喝完药,小息片刻的当口,李琳便吩咐宁王府的女婢,带着李瑁去偏院换上了干的衣服。

李瑁手中拿的衣服颜色素净,是李琳入春后新裁的,正是为了眼下这个时节而制,只不过还没来得及穿便被李瑁拿了来。

李瑁与李琳身高相仿,胖瘦相若,李瑁穿上李琳的衣服大小刚好合适,倒也不必再做调整。

李瑁换上了干净的衣服,坐在锦塌上,任由宁王府的婢女拿着白叠布,小心仔细地为他擦拭着头发上的水珠。

白叠布便是后世的棉布,吸水比一般的丝绸要好。棉花产自西域,此时尚未引入中国,白叠布的进口只能依靠往来贸易大漠的胡商,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因为西域和长安相隔数千里,坎坷难行,故而货运成本极高,白叠布很是稀有,导致白叠布的价格也很高昂。在长安城的东市中,白叠布几乎能与黄金等重交易,绝非寻常人家所能用的上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