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五章 有功无赏(3 / 4)

加入书签

刘崧却拉住众人,道:“我刚才外面不说,定要引大家回来,岂是卖关子?而是还有一桩大富贵,要与诸位同僚共享。”

“这回多亏了玉虎兄才办成大案,我等皆愿听你说的。”众人纷纷笑道。

“呵呵,诸位回到北京,除了偶尔巡值各省各道,还有什么机会拿到案子?”刘崧道:“如今这江南与北方宛若异域,正是用人之际,若是留在南边,日后在按察使司管制地方,这才是人生真富贵。”

历来都有京官为贵,外官为贱的道理。好好的都察院本部不呆着,偏偏跑到地方按察使司任职,这不是脑残了么?众人纷纷沉默。

“以我朝官吏习性,大多是让家人在家乡置产,自己在京师当清官。咱们既然以贪赃庸蠹之官为升官之阶,你们想,是留在京师升得快,还是身在地方升得快?或许留在地方上都升到按察使了,京师的同僚还是六品七品呢。”

“如果这么说还有些抽象,那么我还要说,钓鱼与攀诬只是一线之隔。除非你们都察院能够做到办案全靠实证,不用口供和人证。”徐梁道。

刘崧摇了摇头,不用口供和人证怎么可能?

“所以这次免了你的嘉奖令,你自己该引以为戒。”徐梁道:“下次再发生这种情况。我就要援引‘教唆犯罪’例了。”

“多谢陛下……”刘崧再没有丝毫喜悦,也没有被免于惩罚的庆幸。反倒有一种诡异的沉重感。

“这回的案子,都察院辛苦了,其他御史我就不一一召见了。”徐梁面露疲惫之色:“不要专注于个案,不要只想着自己办大案要案,还是要在法理、公义上多下功夫。三大诉讼法要形成法典,还需要你这样有丰富一线经验的御史献智献策。”

刘崧见众人微微动心,抛出最后一枚炮弹:“我是要上表留在地方的,不拘是南直还是浙江,也无所谓官职大小。最好是一省监察,日后自己办个法学,培植后进,岂不比回京要好?”

在场这些御史都是政法学院出身,深知法律教育简单、速成,出来就是官。若是自己能够开办这学校,不求敛财,倒是能带不少徒弟出来。

虽然动心的人不少,但许多人还是碍于李邦华的情面,没有上表要求调职。

徐梁意外于刘崧的申请调职,也看出了这是刘崧的“谢罪”。不过这样做其实很明智,任何一个地方开拓时期最为困难,但取得的机会也是最大的。而且这样的表率作用,的确能够缓解江南法司不足的窘况。

“臣谨遵陛下教诲!”

刘崧起身告辞而出。

等在外面的一干御史见了刘崧出来。纷纷围了上去,眼巴巴地看着这位专案御史。刘崧挺了挺兄,哈哈笑道:“卸职结案,真是人生快事!”

“玉虎不要撩拨我等,快说说。皇帝有何令下?”

刘崧呵呵笑了,拨开人群就往外走,看着一堆人跟在自己身后,心中的虚荣感登时勃发起来。直回到南京都察院的官署,刘崧方才对众人说了嘉奖令已经离京的消息。众人欢欣鼓舞之余,纷纷要去金陵上好的饭庄庆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