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章 新冬季攻势2(3 / 4)

加入书签

廖耀兵点了点头:“知道那边有多少人么?”

“妇孺老弱都加进去也不超过三十人。”伍长道:“伊兰孛翻成汉话是‘三家子’,以前就三户人家。地又贫瘠,没人肯去住。这不,咱们的斥候三天两头去二台子屯收人,他们这才逃过去的。”

王大武笑道:“你知道得倒不少,听口音不是关内人吧?”

“卑职生在关外,俺爹被鞑子虏来的,祖籍宣府。卑职年前投的军,对这片地方倒是熟悉。”那伍长道。

王大武点了点头,笑道:“挺好,就是训导部下发的规范用词用语要牢记。伊兰孛是满语吧?”

按照明朝制度,三里一墩,五里一台,墩堡里不过驻扎五七人,主要任务是示警,并且一时不为敌人攻克。辽东战场上明军已经占据了绝对主力,而建材实在不足,所以五里筑一堡,堡中一样留五七人看守,在经常交战地区,还会配一门一七改营属火炮。

墩里守军很快就发现了高高漂浮的热气球,知道那是自家的东西,连忙准备好开门。不过按照军律操典,墩兵仍旧得雪舟到了门口,核验兵牌,考察口音,然后才能开门放人进来。

墩兵之中虽然真正的战兵只占一员,但因为口粮充足,人心安定,自然警醒。不似以往的那些边兵,鞑子摸到床边都还在呼呼大睡。这些新筑的边墩从建成以来,还没有被鞑子摸掉过。

墩里的伍长出来与雪舟里的同袍见礼,热气球则被墩兵固定在了墩堡的小望楼上,完全不用熄火下降。

“上校,是否要召集墩兵训话?”伍长走在“熊瞎子”身侧,低声询问道。

那伍长一个哆嗦,道:“卑职知罪!”

王大武挥了挥手,示意无所谓。反正这事训导部也是配合大都督府的冯斌在做,简而言之就是所有人所有地方都不出现满语。

实在回避不了的,或者缺乏汉名的,也得临时起一个。

他们相信这样过不了多久辽东就不再有满洲人的痕迹,只是却不知道这样给军中带来了多大的不便。

你自己在这儿自顾自地取名,军中抓到的当地人又不知道,于是各说各的,添了许多麻烦。尤其是参谋部制定作战或者巡逻计划,有时候以为是不同的两个地方,跑到实地才发现原来是一个地儿。

这“熊瞎子”大步进了公屋里,剥掉了身上的皮袄,露出两杠三星的肩章,正是此次实验的批准者廖耀兵。他身边那人也脱掉了皮袄,乃是老搭档王大武,刚才就是他在御车。

“靖虏墩,”廖耀兵这才看了边墩的名号,“咱们已经在对面正白旗的地盘上了?”

王大武上前拨了拨火,道:“应该是,之前是镶白旗的地盘。前两个月不知道怎么,旗帜换成正白旗了。”

“他们最近的牛录离咱们有多远?”廖耀兵问道。

伍长连忙道:“原本最近的是二台子屯,现在那个屯子废弃了,听说人都并去了八里开外的伊兰孛屯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