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五十五节 高手云集(2 / 3)

加入书签

“请教了。”郝二爷听说制版有了新法子,不觉精神一振。

“当年大明宝钞发行不久,钞面成百上千贯钱,价值不菲,所费不过桑麻纸印泥之类。句容县民杨馒头,与郝员外一般是半路出家,组织乡里银匠师傅负责雕刻锡板、文理细密,由印纸马冥币之专业户负责印刷,出来的宝钞几可乱真!此案牵连丧命者上万:‘自京至于句容,其途九十余里,所枭之尸相望’……”

“锡板”这个词一出,郝二爷豁然开朗,一拍大腿道:“我怎么竟没想到!”

“怎么?”

“大约是他们秘制的。”贡纸林沉吟道,“有门路买通假髡的工匠么?”

“这纸,不用说是在临高制得,工匠亦不会在广州。且不说能不能买通,就说这往来临高所需要的功夫就不是三两天。听闻临高是髡贼老巢逻察较之广州又严过数十倍。我们这样的外路人贸然前去打探,不过是给皇城司送人头凑功劳。”

“看来是此路不同了。”

“据石翁言:髡贼造纸多用木制浆,非本朝惯用之稻草树皮,此等思路,倒可一试。”

“此话说得容易,以木制浆不知要用多少人力天候才能化木为浆?便是这宣纸,用得不过是青檀皮和稻草,又要浸泡,又要蒸熟,还得晒、石灰腌渍,非一冬功夫不能备足料。若用木材,更不知道要用多少时间了。”

造纸的最难之处在于制浆,将各种植物纤维变成洁白、棉絮状的纸浆在没有机械和化学品的时代是非常费工费料的。贡纸林在京师为御前供奉纸张,天下各色纸几乎无所不见,自己亦能做出各种纸张来,唯独这澳洲人的纸实在摸不透。

为了破解这个秘密,他自己也化过澳洲人的书写纸做还魂纸,第一感受便是纸浆的细腻,远在各种土纸之上,其次便是纸浆中似乎混有某种粉末,然而他却辨不出是什么东西。

正在琢磨,乱笔刘那边也说:“纸张总要摸到才分真假。这图画远看也就三分相似,细看太过粗疏。据老身来看,你这票子粗看虽差不多,却经不起细瞧。第一便是这颜色:髡贼票上颜色深浅不同,你是浑然一色,纵然有所变化,亦是界限分明,不似真票那般由浅到深的功夫——另外这髡贼纸钞上还有多处暗记,你这里糊成一片,实难辨认,估计还要刻版王看过再说。”说话间拿出紫珍斋出品的放大镜,用澳洲油灯照着一一细细寻了指出来:“你看此处船下浪花,掩住半个鱼头;还有这处船舷缝里,藏着一串1628大食数字;这壹元的正面边墙图案中有‘元老院’三字暗记等等……”

这些暗记有郝二爷知道的,亦有他没发现的。听乱笔刘一一道来,郝二爷心道果然是姜是老得辣!只是不知道王大人那边花了多少银子才请动了他们!

王斗接话道:“无论用木版还是用石版,恐怕都做不出髡贼此等纹样。石翁也曾询问晋商票号几位掌柜和徐阁老门人,急切间竟也寻到一个法子,这还要从当年一桩大案说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