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5章 内卡河畔(2 / 3)

加入书签

乔琳吐吐舌头,调皮地岔开了话题:“姑姑,你就接受诺先生呗!反正你俩也熟,重新交往也不是没有可能!”

姑姑笑骂道:“小兔崽子!不该你操心的,你少操心!”

其实乔琳还真是挺操心的。姑姑为了给她治伤,拜托了她第二任丈夫诺先生。在拜托的过程中,二人感受到了一些十分微妙的情愫,这些乔琳都看在眼里。每次去诺先生那里,他的眼神总是充满热情,而姑姑就会借口走开,甚至干脆不进诊所,乔琳都替她着急。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九月下旬。那天姑姑把她送到法兰克福后,说是有事情要忙,让她下午自己搭车回海德堡。乔琳吃不惯德国的饭菜,姑姑还特别贴心地给她做了中餐便当,让她做完理疗后吃。

不仅如此,每一次月考试卷,徐娜都会跟老师要一份原题,扫描之后发给乔琳。而乔琳就会掐着时间,一丝不苟地做题,做到废寝忘食。哪怕三只大狗把她的房门撞得咚咚响,她也不会动摇。

于是乎,姑姑常常感叹——老乔家的孩子,读书根本就不用别人督促。相反,得劝着他们悠着点儿,别学得太过火了,以致走火入魔。

学习学累的时候,乔琳也会跟姑姑说起在家乡的趣事,说起她对卡卡的执念。她说,她想写一个武侠小说,主角就像卡卡那样温润如玉,但又天下无敌。

姑姑很有兴趣,常常问她故事情节,乔琳说得手舞足蹈,但偶尔也会卡壳。比如说,姑姑问她“那个箭术无双的刺客最后跟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吗”,她忸怩着不肯作答,说是还没有想好。

姑姑就会建议她,有时候呢,悲剧结尾会让读者骂死,但是会留给人更大的震撼。乔琳懵懵懂懂,毕竟她只是想写而已,对她来说,姑姑的建议实在很抽象。

可是姑姑很认真地鼓励她写下去,乔琳就更忸怩了。姑姑再次问她情节发展时,她脸颊发烧,将自己埋在了书海中,坚称高考为第一要务。姑姑忍不住偷笑,唉,这个小朋友害羞起来,真是可爱啊!

姑姑除了写作之外,还在海德堡大学东方学系担任客座教授,讲授中国当代文学。乔琳刷题刷累的时候,会去姑姑的课堂上蹭课。课堂上的姑姑风趣幽默,常常引得学生哈哈大笑;而她旁征博引,又让学生对她的学识刮目相看。乔琳很喜欢姑姑的课,即使没有亲戚关系,她也会觉得姑姑是个很有魅力的女人。

乔琳问过姑姑,为什么不在这里谋一份长久的教职呢?姑姑苦笑道:“我毕竟不是中文专业出身,给这些学生上课总是胆战心惊的,怕被他们问倒。这样一个星期来上一次课,就挺好的。”

这些大学生都会抱着厚厚的大部头,穿梭在校园里。教授在课堂上讲得也很少,主要是学生做课堂发表、自由讨论,然后教授负责答疑。如果学生没有主动性,基本上就会被淘汰了。乔琳感叹这里的学术氛围,毫不掩饰对这里的向往。

姑姑趁热打铁:“那就留在德国上大学呗!反正这边学费也不贵,我供得起你。你在这里上学,也就不用刷那些高考题了,我都替你累得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