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千禧年代 第1115节(1 / 5)

加入书签

“大城市、二三线城市、小城市。”刘强东语速很快,思考速度也很快,“粗糙这么一分,其实米团开多少个城市是一个战略着眼点的问题,是要头部策略还是要全须全尾。”

“小城市的市场是比较好争夺的,只要愿意投入资源,我们的资源和资金是可以尝试多争一争城市。”雷君斟酌着说道。

目前的米团是在做头部,但他考虑到对手们的动作,尤其,团宝今年的策略那么激进,反而更得市场看好,所以,米团是不是也可以先从没被攻占的小城市入手?

一群人讨论起城市数量和大小城市的区别。

大城市的商户多用户多,很难全都抢占,容易反复拉扯,但小城市的商户与用户比较少,可以比较容易的垄断下来,从而击败其它对手。

方卓一直说庆子的铛团网激进,但它和团宝比起来还算是保守的,现在城市是29个。

至于米团,它搭建起业务体系的城市是5个,加上周边开始有业务点的城市一共是10个。

雷君不清楚这些易科高层到底清楚多少市场情况,他尽量说的比较详细,本以为说完之后还会迎来一段时间的安静思索,没想到刚坐下就迎来了发问。

“团购既然是城市来占领市场,米团的设立城市业务的原则是什么?”刘强东如此问了一句。

随后,他又补充道:“就是这个团购生意到底能开多少个城市?生意形态是什么样?对于团购的运营来说,如果开到小县城里可不可以?”

简单说,小城市的生存空间有限,赢了就是分出生死,大城市的空间很大,哪怕赢了70%,仍然会留给对手30%,这30%可能就是它死灰复燃的根基。

方卓一直没怎么说话,等到会议室里的意见要点渐渐明显,他思考着提出了问题:“你们觉得这一次的团购怎么才算赢?”

刘强东毫不犹豫的回答道:“虽然这个市场有300家项目,但打着打着就只会有几家的存在感,最后无非就是比体量和财务状况。”

“几年之内的体量和财务?”方卓寻找时间界限。

雷君回答了这个问题:“今年先死一批,明年再聚集起来拼一批,两年之内的市场轮廓肯定就明晰了。”

雷君沉吟,组织着答案内容。

YMS负责人戚赫不待雷总说话,也开了口:“团购这个行业竞争有意思,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不管是雷总的米团,还是李总的铛团,都必须要在开城市上面做选择,是开到上海还是开到广州,是下沉到二线还是更低,以及,到底开多少个是合适的。”

“这些是需要捋清,米团是想开多少个城市?”供应链负责人黎松清也问道。

“我们其实是边开边看,最终是多少个城市合适,是在边开边算。”雷君先诚实的回答了一个问题。

但他这样的回答倒没让刘强东等人太意外,团购市场风起只有半年,形态、发展、竞争都是在摸索,相信这样的边开边看是目前绝大多数团购项目的真实情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