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知春(2 / 3)

加入书签

左都王慨诺相允。

北元铁蹄踏进城门时,宋四耕放下配刀解下盔甲,以发覆面跃下七丈高的宁远城楼。左都王敬其忠义,亲为宋氏父子装殓尸身。

宁锦城守备齐大胜称:辽东关总兵许思恩戍守边关数十年,却因一己之私欺上瞒下,致宁远城沦失。为掩其罪,更将其罪行推在已殁之人身上,其行当诛其心当诛。

军报末尾是数位高阶将领的亲笔画押,宋四耕被人构陷已成事实。一石激起千层浪,群情奋勇。只是战场临阵换将为兵家大忌,今上连下三道斥责折子后许辽东关总兵许思恩带罪立功。

几路大军的星夜驰援下,八月十五中秋月圆时辽东传来宁远大捷,八月十九宁锦大捷,边关将士终于用血肉阻挡了北元铁蹄。

李氏连提了几户人家,都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没等张夫人参详自家就先否决了。

已经三更过了,夜里寒气重,屋子里还添了一盆八仙过海云珠纹钮兽头的铜熏炉,穿了夹丝棉妆花褙子的李氏不知是心急的还是燥热的,脑门上一层密密的汗珠子,她撩手抿了抿头发,忽然福至灵来想起来一个人选来。

“娘,您还记得前头锣鼓巷胡同宋将军家的闺女宋知春不?”

张夫人眼前一亮,“怎么不记得,她家里头没出事儿前好像跟她母亲往咱府里来过两回,是个身量高笑起来极爽利的孩子。”

说起这锣鼓巷的宋家,却不得不提及昔年一件极大的惨事。

九月初随了大捷队伍进京受赏的除了北元的议和权贵外,还有绵延一里地的宁远城阵亡将士的白幡和棺槨。宋氏父子三人的棺木也在其中,原来却是不知什么时候宋家的闺女宋知春悄悄出了城,奔波近千里至辽宁关,亲自接了父兄的灵柩回了京城。

建狩七年七月末,北元大军叩边,半个月就掳掠了九边多个村镇。消息传来时今上震怒,当着诸多朝臣摔了御案上惯用的五瓣葵囗秘色茶碗,一日之间连下七道旨意着重兵悍将前往阻截。

却在这时有辽东关总兵许思恩上奏,说其麾下宁远守备宋四耕在北元进犯时临阵畏战,不思抵抗望风而降。北元左都王大喜,亲为他父子三人披红挂彩许以高官,而满城百姓尽成羔羊。

一时间满朝文武哗然,百姓奔走相告怨怼之气喧天,锣鼓巷宋家名声一时间臭不可闻,有文人甚至以宋姓为耻,好事地痞和无知百姓夜间往宋家门上行泼秽物之举。消息传开后,激愤之下的宋四耕发妻宋夫人为证清白,当天就一头碰死在兵部衙门口的石狮子上,京城锣鼓巷宋家最后只剩下十七岁的小女宋知春艰难支应门庭。

谁知十日后峰回路转,辽东关麾下宁锦城守备齐大胜百里加急呈上军报,诉北元大军实为七月初九开始进犯,首取重镇宁远城。因其守备宋四耕性情一贯桀骜不驯,与总兵许思恩向有龌龊。接到宁远告急后,许思恩一时不愤私自压下军报直至七月二十九才送至中枢,而此时北元三万大军己在宁远城外纠集完毕。

宁远城面对数倍与己之兵力,负隅顽抗长达二十日,兵士器械殆尽城中粮草空绝,宋四耕腹背受创十余处,膝下二子宋知夏、宋知冬尽皆阵亡。直至战末,宋四耕立于城头,要北元左都王亲口许诺保一城百姓性命才肯开城投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