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十年前的赫图阿拉(3 / 5)

加入书签

不驻军,自然就无法侦查流贼动向,但这建议并非一无是处,实际上除了没有独当一面的人选之外,长子豪格在建言中的思路,深得黄台吉之心。

军队缓过来劲儿就抢大明,尽量掠夺其人、财、物;不在要塞化宁锦王八壳子死磕,绕过去抢夺别处,对金国都很有意义

只不过招抚流贼这件事的成本极大、操作性极低。

大明那么多流贼,这个王那个将,就算要拉拢收买,间隔山河的金国都不能准确辨认谁是谁,更不知道该拉拢收买谁....别说金国不知道,大明也不知道谁是谁。

甚至左良玉在武安被揍了一顿,都不知道揍他人叫李自成。

最后,则是他的建议中主要攻略方向,大明。

采取三条道路,辽东地方避免与锦州、宁远硬碰硬交战;主要自朵颜故地与漠南的新旧两路,倾国之力在宣大、通州两地捣毁边墙,深入明地。

不论得与不得,都要派军长期驻扎在这些地方,并在攻取过程中尽量掠夺宣大、通州的人财、物,以此弥补战争损耗、激励参战将士。

最重要的是占据道德制高点,进攻前向屯寨城池广发布告,是金国愿和,而明国不愿和,进攻是被逼无奈,使地方百姓自怨其主,反而不怨恨金国。

豪格出现在这,就是他在献出这一驻军通州、宣大的策略之上,提到派遣得力之人深入明地招募流贼,使其归附后金。

而操作性之所以是极低,而非不可能的关窍,就在于世间有个能叫上名号、容易辨认的流贼成了坐寇,这个人在西北,自称青海大元帅,名叫刘承宗。

黄台吉说:“既然你想找,那就去试试。’

就算不能招募,也要驻军通州,派人往侦流贼动向,待大明分师捍御,趁夜两路自宁锦、通州乘势急进,夹击山海关,使攻守易型。

豪格是后金第一個提议联寇攻明的人。

黄台吉对他的建议予以十分肯定,果断拒绝了他。

计划是好计划,但后金没有能执行计划的人....打个朝鲜,大贝勒阿敏差点自立;驻军滦州,军队几乎失去控制。

有此前车之鉴,任何一场决定命运的大仗,黄台吉都必然亲自统军出征,更何况他正在极力削弱金国王公们的权柄,以此进一步集权,分兵驻军于明境通州、宣大两地,对他来说不切实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