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声名(2 / 4)

加入书签

所以,他绞尽脑汁,在马尔蒙元帅几十年的生涯当中寻找突破口,最终选定了这位元帅在1814年的叛卖作为主要的罪名。

1814年,联军攻入到法国境内,拿破仑皇帝和一些仍旧忠于他的元帅们带领所剩的军队奋力抵抗,然而这时候已经失去战意的马尔蒙元帅,背着皇帝偷偷地与联军和谈,并且在谈判之后有意地将自己麾下一万多名官兵带到了联军的阵地前,陷入到了被炮火射程完全覆盖的绝境。

等到这群官兵知道自己被长官出卖时已经为时已晚,而拿破仑皇帝也随之失去了自己最后的筹码。

流放孤岛的他到死都对这一桩叛卖行为念念不忘,因为马尔蒙元帅当年是他的副官,两个人曾经一起并肩作战,也是他一步一步地把马尔蒙提拔为元帅和帝国的拉古萨公爵,然而蒙受了他如此恩惠的人,却彻彻底底地背叛了他。

对维尔福检察官来说,这一桩旧事,是最好的素材,因为这是明确无误的叛卖,而且还故意把自己的部下当成了炮灰和人质——无论是上层还是下层,都绝不会认同这种卑鄙的行为。

“是有关于马尔蒙元帅审判案件的事情。”维尔福也没有卖关子,一股脑把自己的来意给说了出来。

在艾格隆离开巴黎之前,他和苏尔特元帅在审判马尔蒙元帅一事上达成了默契,审判由最高法院的检察官和军方共同进行,艾格隆又一次把维尔福检察官推上了前台,让他用自己多年来积攒的名望来为自己背书。

其实,审判结果在审判之前就已经商量好了——元帅将会被判处有罪,然后被驱逐出境。

这是一场“结果”已经注定的审判,但哪怕是这样,为了能够堵上悠悠众口、同时为了自己的名声,维尔福检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最新网址:

而这一桩叛卖行为,和其他事情相比牵涉的人相对较少,虽然塔列朗亲王可能参与到了其中,但是并没有实际的证据来指向这位老阴谋家,因此也不会得罪到亲王。

至于“枪毙内伊元帅”一事,虽然马尔蒙元帅投了赞成票,但是当时是路易十八国王指定的公审投票,要负责也只能是已故的老国王负责;而且当时的贵族院议员们和其他元帅们也参与了投票,牵涉到了很多人,而且这些人当中有些至今仍旧位高权重,所以他决定要尽量避免涉及。

173,声名(第2/3页)

官也力求要把过程办得妥妥当当,让外人说不出话来。

这绝对不是什么非常轻松的工作。

从理论上来说,马尔蒙元帅虽然声名狼藉劣迹斑斑,想要找出罪名来实在太简单了,但是就实际来说,他所做的那些事情,其他现在的“当权派”也或多或少干过,比如见风使舵、比如奢靡腐败、比如坑害同僚……如果他冒昧去指控一些不能见光的事情,很容易就牵扯到某个或者某些大人物,不光有违艾格隆的本意,也会为自己树敌。

说到底,之前30多年的历史太过于风云变幻,有太多太多事情不能够深究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