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九章 棘手的工作就是打乒乓球(3 / 5)

加入书签

任昌平还真是够急的,这才去了一天,就用自己的诚意让新源酒厂同意了和东埔市进行合作,建设分厂。相信这份新闻一报道出去,任市长在东埔市的声威,可能会呈几何系数猛增一番吧?

“我的意见是按照规定来。”王子君看着满脸期盼的晁园夏,不置可否地淡淡说道。

任市长和新源酒厂签订了合作意向,近日要到东埔市举行签约仪式。这个消息,就好似长了翅膀一般,只是一天的功夫,就在整个东埔市传开了。

新源酒厂乃是山省最有名的白酒企业,现在市里面能够和新源酒厂签约建设新厂,这对于东埔市来说,就是增加了一牟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一个分厂,不但会在税收方面有所促进,在用人劳务方面,

也能提供一些就业岗位。

有利益争相管理,无利益推诿扯皮,碰上个得罪人的事,就跟打乒乓球似的,我推给你,你推给我,什么东西嘛。心中虽然这样腹诽着,但是嘴上却是丝毫不敢这么表现出来的。

“王市长,刚才我去找史部长,史部长去省里面开会还没有回来,给史部长打电话也关机了。咱们市里面的新闻都是七点半准时播出,我这也是被『逼』得实在没有办法了。”

晁园夏虽然没有说出口,但是那话语里的意思却是明摆着的()。那就是我被『逼』得没办法,就只能找您王市长拍板决定了!

王子君稍微沉『吟』了一下,现在任昌平不在家,虽然他这个主持工作乃是名义上的,但是有些事情找到头上的时候,他也不能置若罔闻地绕着走了。

薛耀进和任昌平,这两个人的新闻冲突应该不是一次两次,而现在这个晁园夏之所以会这么作难,恐怕不是因为市委办公室和市『政府』办公室的要求,而是因为关于薛耀进和任昌平两人地位将要发生的转换。

在普通人眼中,新源酒厂在东埔市建设分厂的事情,是东埔市的一件好事,但是在『政府』部门的一些人眼中,他们看到的却是另外一些东西。

引进新源酒厂是李康路那时候的决定,但是李康路进去之后,这个项目基本上就黄了。常委副市长祝于平、常务副市长王子君接二连三的在新源酒厂吃了闭门羹,但是市长任昌平一出马,却把这个项目给一举拿下了。

从晁园夏的角度来看,他自然是不想按照规矩来得罪任昌平,但是也不想得罪现在的市委〖书〗记薛耀进,于是就找到自己这里,希望王子君能拿个主意,代替他将这个事情给定了。

如此以来,两边都没得罪,又把事情给解决了,这不是一举两得吗引对于晁园夏耍的这种小聪明,王子君很不喜欢。作为下属,碰到两难的事情,你是不能把它推到领导这里来的。你得识时务,懂得为领导排忧解难,不能让领导尴尬和为难。有些事情该扛的就得一声不吭的扛起来,在适当的时候,领导是允许你犯一下错误的。试想,如果下属都是精明得跟猴儿似的,一点错误都不犯,那正确的道路上岂不是人满为患了?更何况,如果下属处处办得圆圆满满,又怎么把领导的运筹帷幄的高明之处彰显出来呢?单单从这点来看,这晁园夏肯定不是一个成熟的老官场,而是一个生涩的青柿子了!

心里这么想着,抬头朝晁园夏看了一眼道:“晁局长,对于市里面新闻的发布顺序,我相信咱们广电局做了这么多年,总得有一个规矩,按照规矩来就是了。”

“王市长,我明白按照规矩来是解决办法,可是现在任市长这条新闻对咱们市里有很大的影响,据市『政府』随同任市长的工作人员发来的报道说,任市长已经和新源酒厂签订了合同,新源酒厂将在我市投资三千万建设新源酒厂的分厂。”晁园夏说话之间,就将一份报道放在了王子君的桌子上。

《我市和新源酒厂签订新源酒分厂合作意向》,看着这篇只有一千多个字,但是字里行间却是大张旗鼓地对任昌平歌功颂德了一番的新闻报道,王子君的脸上lu出了一丝淡淡的微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