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当织女不容易(2 / 3)

加入书签

关于轧棉、弹棉、纺纱,其实林婉婉都不用怎么手把手地教,只是为大家示范了几遍几样工具的用法,勤劳又做惯了这种活的大唐农村娘子们便都明白了。

最需要学的是染色这一步,关于此,林婉婉没有完全的从现代“拿来主义”,而是就地在大唐取材,用假蓝靛、文昌锥树皮、乌墨、姜黄、苏木、茜草、谷木等等天然原料来给纺好的棉线进行染色。

之后再将染好的棉线织成各种各样颜色鲜艳的棉布。

织布这个环节就不是单纯的织布了,织造技术这一块也是需要费许多功夫的。

林婉婉虽然可以搬来黄道婆纺织机等先进工具,但是关于织造技术里如何“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等,她就不甚了了,目前只教了最简单的。

关于不分钱投入工坊,族里自然也是有反对之人。只是他们说了都不算,并不能做任何决定。

这种大方向的事情,全是林族长和各族老、以及选出来的下一代中坚力量们说了算。

现在林家庄的工坊就是分成前后两部分,前面的主要由林婉婉挑出来的孙锄药、何阿大、林孟博、林孟津、林孟行等五人负责,专门收外面的棉花。

而工坊的后面呢,则由林家庄的娘子军们组成——但凡是愿意来的,都可以来学。每人每月还有基本工钱两百钱,再加上计件奖金和午餐补贴。

今年全林家庄没有种桑麻,布是不怎么需要织了。

她每天要学的东西真的太多了,医学是一天都不能懈怠的,古琴和箜篌现在碰得少了,但每天总也要花个把时辰练练。

娘子们每天除了忙着织渔网就是操持家务,劳动强度并不高,因此听到工坊里招织女,就没有不想去的。

除了极少数几家特别顽固不化,不愿意老婆离开家门干活的人家,以及年纪大到老眼昏花没办法织布的老娘子以外,其余林家庄十五岁以上的娘子,几乎都来了林氏工坊干活。

林婉婉从脚踏式轧棉机开始教起,教大家怎么方便快捷地从棉花中挑出棉花籽。

这些脱籽后的棉花自然大有用处,可以进一步通过纺纱机纺纱、弹棉、染色、再用织布机织布。

分离出来的棉花籽也不会浪费,一部分入林婉婉的药库做中药,一部分则拿来榨油——但榨油又是个大工程,林婉婉暂时还没精力搞,先放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