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1章 弥勒佛(3)(1 / 3)

加入书签

一向常归命,身心无疲倦。

故我以五体,欲得圣安乐。

脱苦无所畏,礼敬释迦文。

那些梵志,何曾见过如此庄严神圣的场面?便向佛陀请教道:“世尊,这个少年神采奕奕,光明无量,与您无异。他如此年幼,如何修行,具备了这等高贵气质与修养?”

释迦牟尼佛向大家娓娓道来:

契此的妹妹觉得十分奇怪,我哥为什么不吃肉?她曾经多次问过哥哥,契此敷衍她说,因为见到过宰杀猪羊鸡鸭时那血淋淋的场面,所以见到肉就想呕吐。秋霞推断,哥哥从未真正品尝过肉的滋味,若是他知道肉很好吃,就不会再厌恶了。于是,她将兔肉撕成一丝一缕,夹在了哥哥最爱吃的糍粑团当中。糍粑系糯米做成,十分粘,所以夹上肉之后粘合的很好,从外表根本看不出来。

一会儿,契此总算回家来了。撒野疯跑了大半天,他早已饿透了,与舅舅打了一声招呼,便催着母亲快弄吃的来。今天秋霞格外勤快,未等母亲动身,抢先到厨房里将糍粑团端了过来,小契此不管三七二十一,抓起一只糍粑团就往嘴里塞——

他咬了一口,刚刚咀嚼了几下,尚未下咽,便觉察到了异样。然而糍粑很粘,牢牢粘在口腔里,急切之间吐也吐不出,咽也咽不下。小契此涨得脸脖子通红,头上豆大的汗珠如同雨下,片刻之后,他像是被堵塞了气管,脖子一歪,瘫倒在地,两脚蹬了几蹬,没气了……

有一年,释迦牟尼佛游化到摩伽提国,住在寂灭道场弥加女村自在天祠精舍。

那天,佛陀正在与弟子们在森林中经行(近似散步,也是一种修行方式),还有五百名前来请教的梵志(婆罗门教的修行人),亦跟随在佛陀身边。

在遥远的过去,有一个世界名叫胜花敷。在那个世界里有佛出世,佛号弥勒。弥勒古佛以慈心教化众生,他所讲解的佛经名为《慈三昧光大悲海云》。这部经功德无量,摄受力极强,若有听闻者,即能超越无数罪业,得道成佛。

当时,这个国家有一位名叫智光明的大婆罗门,他聪慧多闻,博览群书,知识极为丰富,是全国最有学问的人。他听说弥勒古佛声名卓著,很是不服气,便前来辩论。然而,他费尽心机想出种种难题,都被弥勒古佛一一破解。他心服口服,跪倒在古佛面前,发起菩提心,祈祷说:“我现在潜心学佛,持诵《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经》,以此功德,将来必能成佛。我成佛时,佛号也叫弥勒。”

这时从森林外面走进来一位十五六岁的少年比丘。他名叫弥勒,出身于婆罗门家庭,父亲迦波利是婆罗柰国的宰相。弥勒小小年纪,却与佛祖释迦牟尼一样,身躯金色,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他神清圣洁,威仪庄严,如同金山银峰一般,浑身放射着金色的光明。

弥勒来到释迦牟尼佛跟前,五体投地,如银山崩,成金花聚,众宝间厕,金花金台,七宝为果,于台阁中,有妙音声而说偈言:

我见牟尼尊,面貌常清静。

百福相奇特,世间无伦匹。

烦恼垢永尽,智能悉成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