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契阔疑前缘(1 / 4)

加入书签

天石谶语一传十十传百,已饱受战乱之苦的黎明百姓自以天为大,非但不再信叛乱之言,更暗地里揭发。谶言的及时出现是稳固了民心。

温荣心中思量。虽说她与琳娘是闺阁里的手帕交,关系极好。但若李奕真是为了谶书才接近番僧,琳娘就不该同她说起。事关重大。未有定论之前,最好藏着掖着。

除非此事和她也有关系,温荣放下茶碗,“琳娘可知三皇子请番僧入府所谓何事。”

琳娘摇了摇头,脸上有些犹豫,“就是不知奕郎为何这般做,倘若真有谶书,又事关国运,奕郎怕是会惹祸上身。”

温荣看着琳娘。“可还有其他人知晓了?”

温荣并未接话,下意识地拿起茶汤抿了一口,前世李奕曾言人谋可胜天。李奕非嫡出,纵是在此般劣势下,他也未崇信过鬼神之说,更不会像太子一样行巫蛊术,只自始至终在圣主面前端仁义行德的正身品像。

李奕接近番僧总不能是听经和卜卦,究竟是何目的?

琳娘接着低声道,“去年番僧离开东宫,宫里就有传言,说番僧手里有一本未解开谶书,所以太子才将番僧请入东宫的。”

温荣缓缓摩挲青釉茶碗上滑腻的莲花八宝托寿文。

为避免妖言惑众,谶纬之术在当朝已被禁止。

李奕行事谨慎,既然圣主因番僧惩罚过太子,他就不会犯此错误。

琳娘神色复杂,“原来五皇子也未与你提起。三天前奕郎请了番僧入府,那日五皇子也有到临江王府了。”

琳娘顿了顿,没再继续往下说。除了三天前的那次,今晨卯时不到番僧又至府邸,与奕郎在书房说话。今日之事五皇子是不知晓的,思量再三。琳娘决定不主动提起。

两人静坐了片刻。

虽说是被禁止了,可早年圣朝有因谶言而获过利。

上徽二年高祖建朝之初,曾发生过一次山洪,离盛京南郊八十余里地的秦华山在电闪雷鸣间忽然山崩土裂,涌出山水后惊现刻着大红谶言的天石。

明日月,振辽疆,兴替更亡,弘德定之。

弘德为高祖之名,谶言显然是说高祖登基乃天命所定,民心所向,在李氏王朝下,将四海升平、国泰民安。

当时前朝余孽尚存,余党里有带人马藏于山林,有退躲至边城待时机起事的,若说这些武官是无谋之勇不足为患,那么令高祖最为头痛的是四散于民间,聚众妖言煽动的文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