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求利敢误国(1 / 3)

加入书签

温荣问道,“圣主知晓么?如此袁家大郎杀那两名商贾是情有可原的,照理可减罪,甚至改判无罪。”

李晟无奈地笑道,“此事是被彻底的颠倒黑白了。袁家大郎根本没有杀商贾,袁家仅仅是发现了商贾同东瀛做买卖,再通过此线索。查出了商贾背后的人罢了。”

温荣错愕道,“难不成是尚书左仆射赵府。”

李晟仍旧摇摇头,眼睛却渐渐清亮起来,“不止尚书左仆射府。”

温荣倒吸了一口冷气,如果尚书左仆射后面还有人,那就只能是二皇子。二皇子继承了皇家血脉,竟然也能干出通敌卖国的事情。

回到厢房,温荣想起婵娘与她说起的、关于袁家被定罪流放一事,转身询问李晟是否也知晓此事。

李晟点了点头,“琛郎与我、三哥提过,当时我们确实想暗暗查明此事,可又不想打草惊蛇。一味的避免引起太子和二皇子怀疑,畏首畏尾,故毫无进展,直到前几日才有了眉目。”

温荣抬起眉眼,约莫李奕和晟郎打算借此事激二皇子,只不知胜算大不大,这招要么一击必中,要么就只能再寻他法了,遂问道,“那袁家大郎是被冤枉的么,大理寺定的罪名颇重,若不能沉冤昭雪,袁家怕是再无翻身的机会了。”

李晟道,“荣娘可知道贪墨案里死的两人是何身份。”

温荣认真地说道,“婵娘与我们说死者是寻常商贾,商贾曾重金行贿求袁学士办事,可后来事儿未办妥,袁学士又不肯退还钱礼,商贾气急之下扬言要告发。而且商贾不知从何处得来袁学士放利的账簿做证据。正因为如此,袁家大郎雇凶杀人灭口,想销毁证据。”

李晟摇摇头,“盛京袁氏是书香世家,历代清廉,只好收藏名画,根本无闲钱放利,何来放利账簿被商贾拿到做证据威胁。那两名商贾是做东瀛和新罗国生意的,私下倒买卖三国之间的粮食和兵甲。”

温荣听了大惊,新罗国也罢了,毕竟新罗国是圣朝的进贡国。当初圣朝建朝十年,曾帮助新罗国大败高句丽和百济,甚至俘虏了百济的国王。从此新罗国对圣朝俯首称臣。两国本就有贸易往来,那商贾私下贸易只有避税之罪,可东瀛国……温荣忍不住皱起眉头。

她曾听阿爷说过,十几年前东瀛国还有向圣朝朝贡,并且每隔两三年就会派遣使者和留学生过来学习和交流文化,当时阿爷的同窗里就有东瀛过来的留学生。但是圣朝不允许东瀛人在朝为官,故留学生无机会参加甚进士试。学成后也就归国了。

就在几年前,圣朝和东瀛的关系忽然交恶。高句丽转而同东瀛走的极近,高句丽的国主甚至将太子送到东瀛国做人质,也就是从那时候起,东瀛国开始储设军粮。修缮兵甲并各具船舶,分明是在随时准备渡海作战,只是现在还未成气候,尚无动静。但是圣主和兵部从未放松过警惕。

那商贾胆敢同东瀛国买卖粮食和兵甲,如此行为可视为通敌叛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