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战序曲 大捷之后(五)(2 / 3)

加入书签

没等众人说话,张群感慨地开口说:“文戈真乃大才啊!不仅军事上是上上之选,就是政务上也是思虑深远,非常人所能及啊!文戈这个办法,看似蒙人自治,其实关键部门都在我们掌控之下,特别是这个副主席设置的很有新意。好,很好,我同意文戈这个方案。”

杨永泰也对宋哲武这个方案很感兴趣,甚至还有些惊讶,历朝历代中原政权都对蒙藏回疆的少数民族聚集之地很是头痛,为了拉拢住这些少数民族的高层,都会给他们几乎完全的自主权,可这又会让这些少数民族有了安稳生息的时间,一旦他们的势力强大了,就会野心膨胀而不可自制,瞅准时机,就狠狠地咬上他的名义上的主子一口,仅仅是意图自立都算是好的。

而北洋政斧时期,对外蒙又有些过于收权,认为外蒙也可以像疆省一样,完全由汉人掌控一切。殊不知,疆省和外蒙完全不同,疆省那里民族众多,有大小四十几个民族,也正因为民族众多,他们才很难形成一股合力来对付中央政斧,也正因为这样,中央政斧才可以在那里设置汉人掌控一切的政斧。

可是外蒙正好相反,那里几乎清一色的蒙古人,一样的语言,一样的宗教,一有变故,几乎所有的人都会一致对外,在这样的地方如果设立不为他们认同的政斧进行管理,不和他们发生利益冲突那才怪呢。所以,才有了徐树铮一回中原,外蒙就在沙俄的支持下闹起了读力。

宋哲武这个方案,好就好在比较折中、温和,表面上看蒙人的权利比他们以往的自理缩小的不多,甚至名义上蒙人还是这里的最高长官,其实只要中央愿意,完全可以凭借强大的武力,可以随时收回他们手中的权利。

既然蒋介石说‘宋哲武是聪明人’,那也就是说,蒋介石也同样认为宋哲武在这件事情上作错了,众人更不敢,也不好多说。

在座的众人,包括王正廷在内的所有的人,都了解蒋介石的姓格,那就是蒋介石一旦认定或决定了的事情,再让他作出改变,其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即使能够迫使他改变,他也会在心里牢牢记住,以后一有机会,他就会以更加猛烈的形式爆发出来。相反,如果他觉得自己做错了,或者做的过分了,那被他处理的人可就捡大便宜了,蒋介石会以你意想不到的好处来安慰你,以至于现在蒋介石身边的人都已被蒋介石训斥为荣。

更何况,杨永泰、张群、何应钦、陈果夫、林蔚等人已经从蒋介石的话里,以及宋哲武自请处分这件事情上看出了一些端倪,自然此时都不会再多说什么。

可宋子文还是觉得蒋介石这样做有些对不起宋哲武这个大功臣,添了添嘴唇,挺直身子还想要替宋哲武再解释一番,即使蒋介石要处理宋哲武,也要轻一些,以免宋哲武以后和蒋介石离心。

何应钦不漏痕迹地及时用手轻轻碰了碰宋子文放在沙发扶手上的手臂,借着宋子文看他时,不经意地微微摇摇头,宋子文又看看莫不做声的杨永泰、林蔚两人,轻轻叹了口气,无奈地又靠回到沙发里。

蒋介石并没有继续再在这件事情上纠缠,而是背着手,自顾自地在他的座位后,缓缓地踱着步,慢悠悠地说:“关于外蒙的事情,你们都没有文戈看得清楚,想得周全。文戈也拿出了一个方案,只是文戈很小心,他的顾虑很多,在第三份给我的电报里,一再强调这只是他个人的一点看法。不过,这也怪不了他,古语说,“龙有逆鳞”,他这是怕我蒋中正对他有猜忌。”

说到这里,蒋介石不由得露出一丝微笑。宋哲武这个新近强势崛起的地方实力派,对他蒋介石一向谨小慎微,恭敬有加,这不能不让他心里很得意,也很高兴。

“蔚文,你可以告诉文戈,我蒋中正不是皇帝,也没有什么逆鳞,只要他一心以国事为重,即使他说错了,作错了,我蒋中正也决不会怪罪他的,再有什么事情,不要遮遮掩掩,直接跟我说就是了。”

蒋介石挥手示意林蔚坐下,接着说:“文戈的计划是,成立外蒙自治省,设立蒙汉正副主席两人,下设宗教、卫生、农牧、水利、工业、通商、司法、警察、教育、财政等厅,汉人副主席分管通商、司法、警察、教育、财政等厅。在汉人副主席分管的各厅中,都任命汉人为正职,蒙人为副职;在蒙人所分管的各厅中都任命蒙人为正职,汉人为副职。各厅以下各部门的人员组成也一并照此办理。”

“除了不干涉他们的宗教事务外,中央对于外蒙的其它的各方面都和其它各省相同。当然,在上缴的财税上,中央也要适当减免,那里的百姓的生活需要迅速得到改善,这样也才好让外蒙民众知道到底是回归到我们中华民国好,还是在乔巴山的苏俄政策下好。此外,文戈提议,这个蒙人主席由贡桑诺尔布次子卓仁担任。你们看文戈这个方案如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