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工作布置(3 / 3)

加入书签

任务布置下来以后,众人去吃饭,这是徐少杰到玉都区以后,玉林乡第一次安排到餐馆去吃饭,赵德立坚持这样做,按照徐少杰的安排,赵德立马上就要离开华林乡了,董桂花也是坚持,一来想徐少杰表示祝贺,二来也有为赵德立送行的意思,所以,徐少杰没有拒绝,他也想趁着吃饭的时候,多鼓励一下大家。

徐少杰不会很快提拔众人,提拔需要有理由,否则根基就不稳,赵德立、董桂花、刘沐和宋涛,都应该提拔,如果他们能够做出来成绩,理由就更加充分了,现在,徐少杰找到了机会,只要众人努力,很快就可以出成绩了,到那个时候,区公所的干部就没有话说了。

赵德立是急性子,吃饭之后,直接带着宋涛到废弃的小水泥厂去了,徐少杰和董桂花、刘沐直接到花冠村,查看地形,寻找合适的地方。此刻,徐少杰以及赶赴淮扬市,专程给许云飞汇报,不要想着市委市政府能够支持,多半还是区委区公所自己拿在手里办。

蔬菜大棚的地方很快确定下来,接下来,就是要找到技术人员,专门进行辅导了,这样的事情,不能想当然,当徐少杰再次到淮扬市委办公室的时候,廖鸿运笑呵呵给他介绍了两个人,根本不需要到太原去,眼前的两人,就是省农科院的专家,研究大棚多年,熟悉一切。徐少杰高兴的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带着专家到了玉都区,徐少杰要求黄贺安排最好的住宿,他立刻主持召开了班子会,通报了准备发展蔬菜大棚的设想,首先搞好试点,由自己联系私人投资,在玉林乡花冠村建立10个蔬菜大棚,如果有效果,下半年在全区逐步推广。这个时候,很多的班子成员根本不知道蔬菜大棚是什么,徐少杰的讲话时间不长,省农科院的专家在班子会上讲课,大致介绍了蔬菜大棚的作用,效果和需要的投资。

“徐书记,那个水泥厂,已经垮了好久了,都废弃了啊。”

“我们要把水泥厂办起来,今后的发展形势马上会发生改变的,你们都是基层干部,知道农民的追求,有钱了,第一件事情,就是建房,如今出去打工的人越来越多,不断有钱寄回来,不长时间,就会有大批的农户想着建房了,同时,我们这里还有地域优势,南面的5个区,都可以用我们生产的水泥,所以,筹办水泥厂,一定是可以很快增加收入的事情,老赵,你和宋涛从现在开始,就开始调查废弃的水泥厂,主要是调查周围的原材料情况,我给你们的时间是一个星期,一个星期之后,我要看到报告,包括水泥厂的规模,需要多少的资金,年生产能力是多少,这件事情的难度有些大,所以我安排你们做,你们可以到市水泥厂去了解情况,宋涛,到财务上去借一些钱,必要的接待还是需要的。”

赵德立做梦都没有想到,干了接近半辈子的农村工作,忽然要办企业了,虽然现在办企业的风气正浓,可是这一次的办企业,关系到玉都区的财政收入,向来不怕事的赵德立竟然有些犹豫了,主要是他没有经验。

“老赵,怎么,害怕了,现在有那么多的农民企业家,他们都能够办好企业,难道你就不行吗,放心,大胆去干。”

赵德立用力点点头,不再犹豫了。

“徐书记,蔬菜大棚是什么啊,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

“前两天我看了一些资料,蔬菜大棚其实存在很多年了,北方最先发展的,因为气候问题,北方蔬菜成长的季节短,所以,为了保温,兴起了蔬菜大棚,蔬菜大棚最大的作用,就是保温,能够让新鲜的蔬菜提前上市,而且还可以弄到反季节的蔬菜。”

众人立刻睁大了眼睛,这是什么概念,蔬菜还没有成熟和上市的时候,蔬菜大棚里面的蔬菜就上市了,岂不是能够卖到好价钱吗。

“徐书记,有那么神吗?”

“我也不是很清楚,不过,已经有人做过了,我们就着手来做这件事情,董乡长,刘沐,你们的主要任务,是在花冠村找好合适的地方,我们首先建10个蔬菜大棚,看看效果怎么样,这10个蔬菜大棚,不要农户的任何投入,我来想办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