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二章 见微知着(3)(3 / 3)

加入书签

“老杜,看样子,你对企业的运作很清楚的,掌握了这么多的情况,那你认为,酒厂目前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

“徐书记,我掌握的情况不多,就是根据平时工作的经验,做出来了一些猜想,酒厂的问题要解决,其实也简单,只要打破关系网,对管理层的人员大调整,没有在车间工作过的,一律到车间去,不管男女,这样就能够很好的解决问题了。当然,管理层的人员中间,也要注意培养年轻人,这是为企业后续的发展做出来相应的准备的。”

徐少杰很满意,看来,杜顺平的观察仔细,而且是认真考虑了所有存在的问题,能够从细微处发现问题,这样的观察能够和责任心,是主要领导最为需要的东西了。。.。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个人认为有两种原因,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第一种原因,酒厂本身就不是很注重管理层,权力集中在少数的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的手里,大部分的管理人员按部就班的工作,不需要做出来过多的思考,酒厂的重点在车间里面,班子关注的重点也是在车间里面。”

“这样的情况,表面上看没有什么,但时间长了,负面作用是很明显的,企业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培养一帮得力精干的管理人员,对于企业的竞争力和后续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宏源市酒厂不注重培养管理人员,在若干年之后,矛盾和问题自然而然的就会出现了,尽管说可以招聘一些高层次的管理人员,但是,熟悉情况需要时间,有些事情,细微的失误、或者是错失良机,都会给企业造成致命的伤害。”

“第二个原因,就是关系的压迫,宏源市酒厂是整个宏源市乃至于陇南省效益很不错的企业,职工的待遇高,而且厂部领导班子,大多是具有行政级别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的时候,必要的关系是避免不了,在如此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在招工方面,考虑到一些特殊的关系,企业招募的员工,不一定是车间里面需要的,或者是无法到车间里面去的。”

“我注意过酒厂车间里面的员工,几乎是男同志,很少看见有女同志,我对酒厂的生产流程不是太熟悉,但从视察的情况看,可能车间里面,更加适合男同志操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多说的女同志,只能是安排在管理部门了。”

“我比较的的一类情况,就是管理层的女同志中间,年轻人太多了,年轻人有年轻人的好处,就是爱学习,能够很快的适应环境,但是,在企业里面,管理层的年轻人太多,是有着不少问题的,特别是这些年轻的女孩子,在不熟悉酒厂的生产以及其他情况的时候。”

“一方面,一线员工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刚刚进厂的年轻人,就轻而易举的进入了管理层,一线员工的内心肯定是不平衡的♀样的影响是潜在的,暂时不会反映出来,时间长了,必然会有一个爆发点,这估计是我看到酒厂员工的待遇高于制药厂,但是为什么员工的精神面貌,比不上制药厂。”

“另一方面,管理层需要的人只有那么多,这些年轻人,参加工作的时间不长,长期在管理的岗位上,造成人才流动的困难,上面的下不去,下面的上不来,造成了人员流动的拥堵,而且,经验丰富的一线员工,不能够到管理层,这些年轻人不熟悉下面的事情,相互之间缺乏交流和培训,到了一定的时候,必然会形成一定的断裂层,至于说可能造成的后果,就是危及到企业的生存。”

“在我看来,这些年轻人,多半是依靠着关系进入到酒厂里面的。”

徐少杰微笑着点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