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 第231节(2 / 5)

加入书签

“所以,程朱理学哪怕在各个方面都被批判到千疮百孔,但仍然强撑着这口气没有倒下只要一天无法测量出日食阴影区长度,月球直径就无法测算出来,而没有月球直径,也就无法测算太阳的直径、面积,也就无法从宇宙层面上,验证确实是质量大的太阳是地球和金木水火土等天体的中心,继而程朱理学最后一块遮羞布‘理一分殊’,就始终无法扯下来。”

“理一分殊?”学生疑惑问道。

“便是程朱理学的宇宙观,所谓理一,就是指物与人各自之理,都源于天理;所谓分殊,便是认为万事万物各有一理。”

卓敬话音刚落,几名学生便有些忍俊不禁了起来。

“院长,这不是在开玩笑嘛?天体运行,乃是因为万有引力,怎么可能金星一个理、木星一个理、水星一个理便是在微观世界,用显微镜观察,也是自有说法,哪有什么天理?哪有什么分殊?”

不过这个念头,随即便让卓敬哑然失笑了起来。

原因无他,若是真开这门课程,那恐怕效果跟“姜圣论语”、“姜圣与他的群贤”之类的差不多了,而姜星火最不喜欢搞个人崇拜,恐怕是不会同意的。

即便同意通过,多半也要谦逊地归功于整个大明的科学研究体系。

卓敬回过神来后,方才悠悠说道。

“当年,国师说的,就是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正是因为万有引力的存在,浑天说和盖天说,才会不攻自破。”

卓敬摇了摇头,在新的科学体系培养长大的年轻学子,如何懂得当年姜圣与弟子门徒们是怎么筚路蓝缕,开辟出科学这条大道的。

“科学崛起之前,人们的思维,就是这般保守闭塞。”

“这世界的思维,本来是在程朱理学的统治下,一片死气沉沉的,后来有姜圣横空出世,慢慢培养出了科学体系.现在你们看到在大明科学界叱咤风云的人物,基本都是姜圣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学生了。”

“说远了,说回正题。”卓敬忽然问道:“伱们觉得,当初想要测量出地表日食阴影区长度,该怎么做?”

“在大明全国开展无数次的扭秤实验,让哪怕最顽固的儒生,都变得无话可说。”

“但受限于实际条件,在永乐新政的头些年,对月球直径的测算,却始终无法完成。”

有个学生忍不住道:“便是因为大明的疆域不够大吗?”

“正是如此。”

卓敬微微颔首说道:“毕竟,哪怕把测量月球直径的这个任务的难度,降低到了测量日食时地球阴影区的长度,但这对于当时的大明来说,依旧是难以完成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