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海上风云(下)(2 / 3)

加入书签

“也就是说,主公不希望和琉球王城军势死战?”蒲生宣秀大致明白了我的意思。

“恩,”我点了点头,“只需驱散他们就可以了!”

“这可有点麻烦啊……”蒲生宣秀沉吟着,“我方是客军,人生地不熟。如果只是驱散的话,即使办到了,对方也很快就能聚拢过来,重新发起攻势吧?”

“想要达成目的,直接以水军攻击琉球王城即可。”岩松经定提出了建议。他一直没怎么说话,但一说就说到了关键。

“不错!王城一失,王城军势想必会彻底的溃败吧!”蒲生赋秀也反应了过来,“而且首里城就处在那霸港上方的丘陵,通过水军攻击的话,的确是非常的方便……主公意下如何?”

整个冲绳群岛、奄美群岛和先岛群岛,一共划分为五十七间切,其中有三十四个在冲绳本岛,奄美大岛则划出七个,分别叫做笠利、古见、名濑、烧内、住用、西方、东方。换而言之,整个奄美大岛的石高,大约在两万石左右。这点力量,以及那般素质,自然不足以阻挡我方。因此,我方可谓是势如破竹,沿琉球岛链一路南下,先后攻下德之岛(三个间切)、冲永良部岛(永良部间切)、与论岛(与论间切),将岛上的琉球番所一扫而空。

二月二十六曰,我方在冲绳本岛的运天港上陆,攻下了北部的今归仁城。这座城是昔年北山王国的都城,规模比首里城更大,在琉球首屈一指。当年第一尚氏继承中山国后,花费了极大的工夫才攻下此城,并且以次子为北山监守,统管北山国故地。延续到现在,这座城依然是琉球王国重镇,如今被我方攻下,琉球王国上下立时大受震动,首里城方面凑齐了四千军势,以在京的今归仁按司尚朝效(具志川御殿四世)为主将,出阵向北进发。

“四千人……这差不多是琉球国所有的力量了吧!”我笑着和蒲生宣秀、岩松经定说道,神情十分轻松。

“臣下认为,实在没什么好担心的,”蒲生宣秀非常乐观,“今归仁城号称北方重镇,守军的战力却几乎不值一提。由是观之,王城军的战力也对我们没什么威胁。”

“征服琉球,关键的不是军力压制,而在于外交手段……若是杀戮过重,反而不利于下一步骤,毕竟我方不可能常驻琉球的。”我将一份琉球行政结构图放到两人面前。这是我之前调查简妮特号被扣事件时,由当地的商人口中调查出来的。

“那就这么决定,”我很快作出了部署,“忠三郎率津岛备驻守今归仁城,抵抗王城军势;我和经定率定海、宁波、安澜三舰和所部水军前往攻击那霸水军和王城。得手之后,我会派定海、安澜两舰和少数水军前来运天港接应,而你看到王城军势有异后,立刻击溃他们,然后乘定海、安澜两舰前往那霸!”

“是。”蒲生宣秀和岩松经定大声应道。

……,……到了第三天,我方水军到达那霸港外,由定海、宁波、安澜三舰同时对空射出一炮,向那霸港宣战。海面上的船只见势不妙,纷纷四下逃离,而整个那霸港也慌乱起来,透过千里镜,可以看到许多船只都往右边的避风港逃去,而在避风港的最里面,赫然便是巨大的简尼特号。她被手臂粗的几道麻绳锁在码头,船上的主帆、副帆早已落下,副桅杆已经被放倒,只剩下孤零零的主桅矗立在船上,横桅上几片三角小帆无精打采的低垂着。

从立国基础上说,琉球是一个商业国,是大明与东南亚贸易的中转站,并且还涉及到朝鲜和曰本。依靠着中转贸易,琉球获得了不少的利润,这也是支持王国运行的根基。至于土地,基本上都分封了出去,由王族的王子家、按司家(称御殿),上级士族的亲方家、亲云上家(称殿内)控制。当年的第一尚氏,就是因为各按司作乱而灭亡,因此第二尚氏汲取了教训,将全部按司都集中到首里城居住,从而初步完成了中央集权。

政务方面,国中以评定所为最高机关,设一位闲职摄政,由王子或按司担任;一位三司官,总领政务,由所有王族和上级士族共同选举,但只能由上级士族担任;另外设表十五人,分别由物奉行所的用意方(掌土地)、给地方(掌人事)、所带方(掌财赋),申口方的平等方(掌宫殿)、泊地头(掌工事)、双纸库理(掌商事)、锁之侧(掌文教,副职两人)这七大部门的正副职充当,协调处理国事,然后向三司官呈报。

除此以外,琉球还是祭政合一的国家,盛行祖灵崇拜,这一点与曰本有些类似。但是,国中的祭祀职务,只能由王族、上级士族的女子充当,最高祭祀称为闻得大君,由国王的女姓亲属担任,号为御殿,地位只在国王之下。例如现任闻得大君,就是前任国王正妃,现任国王尚永的母亲,神号梅岳。

至于军事,真的不值一提。评定所中,没有一个部门或者人员是和军事有关的。关于这一点,无论是蒲生宣秀,还是岩松经定,很显然都觉得非常的不可思议。

“所以,我的想法是,既要向琉球方面显示我方的力量,也要避免造成太大的杀戮。最终的目标,是逼迫琉球臣服纳贡,并且在国中保留一定的影响力。”我向两人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