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藏经洞(1 / 4)

加入书签

然而,这批珍贵的历史文物,本为避乱世战火而凿壁封藏,以期能够安然传于后世,不料沉睡近千年后醒来,仍处乱世之中,最后竟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那时,英法美俄日等国列强,正在孱弱的清朝大地上肆意掠夺,那些披着“探险家”这张羊皮之下的恶狼,用尽各种手段,巧取豪夺,盗走了3万多件藏经洞珍品。

藏经洞精华尽去!

这段耻辱的历史,令世人无不惋惜哀叹,所以藏经洞的文书,被我们唤作“敦煌遗书”,不仅有历史遗存的意思,更有遗失海外的遗憾。

当然,对于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那种“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感觉,早就淡了。

我对敦煌的历史不甚了解,但对发现藏经洞那段传奇的故事还是略有耳闻。

1900年,居住在敦煌莫高窟下寺的王圆箓道士无意间发现第16窟的甬道壁敲击后有空洞的回声,遂破壁探察。

绘制有壁画的甬道壁破碎后,露出了一扇石门,门高不足一人,被泥块封闭着。

他清除泥块后,石门后出现了一个密室。

这间被封闭800多年的密室,终于重见天日。

见我一脸淡然,好像对此并无更多的好奇和热情,冯世儒的脸上露出隐隐的不悦,眼神中也满含失望。

其实,他时刻留意着我的反应,我又何尝不是在仔细观察他的举动?

毕竟,到目前为止,他依然没有透露此次把我骗来的目的。

密室的地上,整整齐齐堆放着无数的白布包,每一个白布包裹经十卷,把密室塞得满满当当。

经后世粗略估计,藏经洞藏有上起三国、下迄宋代近十个朝代的五万余件历史文物,内容更是包罗万象,除了儒释道和其他宗教经典外,经史子集、诗词曲赋、通俗文学、水经、地志、历书、星图、医学、数学、纺织、酿酒、熬糖、棋经等学科门类一应俱全,还有大量民间买卖契约、借贷典当、账簿、户籍、信札等,而这些历史书卷,竟有汉、藏、回鹘、康居、于阗、龟兹、突厥、粟特、梵文等多种文字写本。

文书中,还有唐、五代、宋代的印刷品。

除此之外,还有绘画、佛像、刺绣及其他珍贵丝织品。

这些历史、地理著作、公私文书,是研究中古社会的第一手资料,冠之以“百科全书”也毫不为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