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朝堂辩驳(1 / 4)

加入书签

正在处理奏章,却听到门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不禁抬头一看却是吏部尚书署理兵部的郑继之。

“郑大人可好?”官场上的礼貌可不分职位高低。

郑继之都急坏了,哪有心情和方从哲打趣?只是随手一个抱拳了事。“方阁老!宁夏镇镇守太监刘兴的六百里加急文书。”随手奉上。开始方从哲还为郑继之的不礼貌而暗自不爽,可听到是边镇加急也就释然了。

接过文书用蚀刀轻轻划开蜡封取出奏疏,当着郑继之和几位臣工的面验证上面的火漆完好才拆开奏疏看起来。

“唉!”方从哲看完奏疏之后略有所思将奏疏让给郑继之,郑继之如今是署理兵部自然要对边事万分上心。他仔细阅读完也是长长舒了口气,看着旁边踮起脚从旁侧窥的掌印太监李恩,不妨让给他看。郑继之今天这般大方让李恩受宠若惊,他端着奏疏慢慢品读起来。

第二日,刘兴将写好的奏章用火漆封好署以六百里加急文书差人火速送抵京师,他不知道布尔罕还有多少耐心,只是派遣皮五前去安抚,布尔罕也知道明廷做事的一贯作风,只给出半月的期限。不是他等不急,而是不能等。

六百里加急已经是刘兴能够发布的最快文书,从宁夏镇送抵京师怎么也要五天时间,这一来二去就是十天,而布尔罕只给半月时间着实有些吃紧。临走刘兴只能好生叮嘱属下,权当这六百里当八百里送。

信使被插旗标快马狂飙,边走边边喊“六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目送信使出城刘兴心里才多了一丝安慰。

五日后!“六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一卷黄尘滚滚,骏马飞驰而至,但见人影一晃,跳将下马。信使连天疾驰早已累得不行,只见他下马之后膝盖一软,半跪在地。京城里自然有处理这类加急文书的专门机构。只见数名缇骑赶紧将信使背后的加急文书取下,验明火漆后装入专门的锦盒再用红蜡烫封,派人送入宫去。但凡此类文书,每到一处驿站都会画押留底,倒也不怕有人胆敢私自截留。

边镇的加急文书当然第一时间要送抵兵部,一个侍中签章后一看是宁夏镇的六百里加急。心中嘀咕不会是宁夏镇那里出了什么事情吧?宁夏边镇山口较多,虽有长城阻隔但仍然不能阻止鞑靼人的入侵。想到这里就更加不敢迟疑了,赶紧和几个同事将此函用最快的速度上报尚书大人得知。

李恩看完后合上奏章说道“哼!这刘兴是越来越不会办事儿了,如此事情也用六百里加急?咱家还以为是鞑靼人滋扰边镇了呢!”

“你懂得什么?”说完讲奏章从李恩手中夺下,传阅给其它各部大人。郑继之就是个驴脾气,而李恩只怕是最软弱的掌印太监了。“你!...”被郑继之这般羞辱,他也只能气得面红耳赤,捏着兰花指怒目而对。

自从王像干因病请辞之后,郑继之就以吏部尚书兼署兵部事宜。“部堂大人!部堂大人!”侍中小腿紧跑神情慌张。

“如此慌慌张张成何体统?”郑继之年岁大了,更注重修身养性,看底下人如此情形不免要提点几句。

侍中也觉得在老大人面前失态了,赶忙作揖却不忘要事。“部堂大人!宁夏镇镇守太监刘兴的六百里加急文书,今早刚到!”

“噢?”郑继之还没等侍中将锦盒递上,就从他手中拿过来。看清楚上面的签章确认是宁夏镇镇守刘兴之后,看看日期显示五天前。此时他倒不顾体统了,对着侍中说道“兴许边事又起,速与我面见方阁老!”

方从哲是万历四十二年入阁一人独相,此时他正在整理奏章。一个字-乱!大明王朝有万历皇帝这个活宝,二十余年不上朝,无论是地方还是中央的官员严重不足,即使他是首辅也没人帮他做这些琐碎之事,只能自己先担着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