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蜗居哈密收容站(2 / 5)

加入书签

好在铲掉地表上面的碎石杂草以后,下面是一层粘土,翻挖起来轻松了许多。

到了下午,大家总结了经验。男同胞扛起坎土曼负责清理地表碎石,砍挖麻花草根。女同胞们挥舞铁锨翻动松软的黏土。大家齐心协力一天下来,开挖出五亩多荒地。

同命相连的一群人,心里都知道多干点儿,离回家的路就近点。

收容遣返站的一日三餐虽不是太好,但就想郭站长说的那样:不会饿肚子。

早饭是面稀饭、咸菜,一人两个高粱面窝窝头。中午可以一人打一勺子炒菜,两块儿高粱面发糕。

人群里一片哭声、喊声。

“大家安静。”王站长站在一个凳子上高声的大声喊话:“兄弟姐妹们!这里是哈密收容遣返站。因为文化大革命的需要,所有来疆的没有户籍的人员,也就是盲流,都要遣返回原籍参加文化大革命。大家暂住在这里,参加一个月的遣返站农场劳动,挣足了车票钱就可以离开这里,踏上回老家的火车。干得好、表现好的可以提前离开。不配合的,在前遣返站住两个月的也有。住在这里吃住不要钱,虽然吃不好,但是管饱。”

大家又是一顿吵嚷。

王队长继续高声喊着:“大家不要吵,吵也没用。只有配合我们的工作,才能早日离开这里,现在排队登记人员基本信息。”

仝兰芝和葛素华及孩子,还有十几位同来的姐妹安排在一间靠近院子大门的一间土胚平房里。屋里一张大炕上铺着大花布单子,单子下面裸露着麦草。

收容遣返站的人们,每天按部就班地到农场垦荒。十几个孩子们玩够了就扒在铁栅栏大门上,充满无限期盼的向外张望。

小芳在孩子们里年龄算是大的,眼神里充满了忧郁,时常会问妈妈:“妈妈,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呀?”

仝兰芝伸出粗糙的双手,抚摸着大女儿,说:“快了,小芳。妈妈和阿姨们外出劳动时,你在大院里看好两个妹妹。”

和小燕年龄相仿的几个不知愁是何物的孩子,开心的爬上大坑,翻跟头、嬉闹起来。

满脸忧愁的大人们呵斥着孩子,唉声叹气的一个挨着一个躺下了。

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饭。孩子们留在大院儿里玩耍,大人们有人领到一把铁锨,有人领到一把坎土曼,在工作人员带领下来到五里地开外的收容站农场,开始了垦荒劳动。

说是农场,其实也就是一片荒滩戈壁。地表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青石,零星的长着骆驼刺、麻黄草。看得出哈密的雨水明显比鄯善要多些。

骆驼刺还好挖些,麻黄草的根系极为丰富粗壮,仝兰芝与葛素华两个人一上午才挖起一棵麻黄草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