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益州篇 十三 承彦三叹(1 / 2)

加入书签

黄月英闻言缓缓摇头,道:“其实他昨日给我出主意之时,大有机会看见我的容貌,可是他却只是想向我打听一个人。”她停了一会儿,才继续道:“这其实正是女儿的第二个理由,他没有见到女儿的容颜,自始至终也没有窥探之意,更难得的是他对女人似乎真的是平等对待,几乎没有居高临下的心理,正是他有这种心理,他才大大方方的请我。”

这一次黄承彦没有反驳,虽然他只看过苏真几眼,以他的识人之能,心里深知黄月英对苏真的判断大体上没有错,他在那儿抚弄着自己的拐杖,等着女儿的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理由。

“父亲知道,女儿虽然身处邓县,却经常推演天下走势,想着女儿若是处在那个位置当会如何来做。”黄月英说到天下局势之时,言语之中又开始透着自信:“女儿之所以愿意去汉中,正是因为我觉得这汉中还是大有可为的。”

黄承彦听了却是皱眉不已,要知道这个时代人口最稠密之处在黄河南北,自古以来,基本上都是得中原者得天下,而且昨日好友水镜先生曾经谈及如今天下形势,黄河以北当属袁绍,黄河以南在于曹操,谁先解除自己的后顾之忧,谁便先拿到这争夺天下的优势,其余群雄只能碌碌,就是撑持的时间的长短而已。水镜先生的遇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并没有错,只是谁也没有想到最后竟然是三分归晋,终让司马懿以狐媚取天下,可怜了这些三国英雄。

黄月英好似没有注意到父亲的皱眉,依然侃侃而谈,轻启朱唇:“其实苏真先前想取西川并没有错,只是这一步走得太早了,走的太急了,当积蓄实力,结识川中有识之士,待得一有利时机取之,如此则得益州全境。”

一轮明月当空而挂,皎洁的月光晒在这梅树之上,映在这大雪之上,分为美丽,分外妖娆,然则身处黄府的苏真却直如热锅上的蚂蚁没有丝毫心思欣赏这月这梅这雪,更无心品尝黄承彦给他们上的上好热茶,他来回在大厅之中走动,更时不时的往后堂张望,心里真是七上八下,忐忑不安,毕竟这关系着自己争霸天下的大业。

小胡子和杨任见主公苏真在大厅之上来回踱步,都埋着头喝茶丝毫不加理会,只因着两人想着苏真定然是为男女之事着急,此乃主公私事,做臣子就当做没有看见为妙。再说了这两个粗人刚才陪着黄承彦干坐之时,黄承彦那股与生俱来的高人隐士范儿本就夺人眼球,后面洗茶,冲茶,泡茶,喝茶这一系列动作都带着一种潇洒自如,让人看得赏心悦目,这个老头后来更是深入浅出的给这两人讲了一讲这茶的来源,喝茶的好处,直把两个粗人忽悠的一愣一愣,心生崇慕之情,更于不知不觉之间将汉中的不少情况都和黄承彦不经意的闲聊了出来,不过两人倒也没有注意这些,此时学着黄承彦的范儿喝茶喝的津津有味,细细品尝,形象令人发噱。

后堂黄家父女黄承彦和黄月英此时却是不能如此放松,悠闲,气氛异常沉重,平常两人间父亲的包容和慈爱,女儿的撒娇与狡黠都已杳无踪影,只听黄承彦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道:“月英,你可是拿定主意了?”

“正是,”黄月英也是一脸严肃,此时的她隐藏在屋里的阴暗之处,看不清她的表情,可是从语气之中依然能感受到她的起伏与波动,甚至不安:“父亲大人,你常说恨我是女儿身,今日有一人丝毫不介意我的女儿之身,以诚待我,女儿不想错过。”

黄承彦深知自己这女儿的智慧与理性,要么不做决定,一旦做下决定很难改变,自己生性洒脱,又因着女儿月英自少便聪明异常,自己已经对她多有纵容,建天香茶楼,交襄阳名士,已经有了许多出格之处,然则这些事情毕竟是在他身边,在他能容忍的范围内,饶是自己如何心胸异于常人也很难接受,再说她一个女儿家漂泊在外,又怎能放心得下?想到此处,黄承彦不由得又是一声长叹。

“如今刘璋暗弱,天下人有目共睹。”黄承彦终是忍不住打断女儿:“觊觎益州之地的人不知几多,再说就算你得了益州,无论土地,还是百姓,又或财富,终究不能与中原不能对敌,国力相差太远,总是难以抵挡,最终只是如刘璋般,坐困耳。”

黄月英见父亲连连叹气,连忙接口道:“要是父亲不答应,女儿也无怨言,毕竟这些年父亲对我多有纵容,女儿已经比寻常人家的女子多了许多乐趣。”语气虽是妥协,却是始终让人觉得是不情不愿。

黄承彦闻言定睛借着这皎洁的月光和昏黄的灯光,努力看看自己的女儿,然后道:“你向来做事先想三分,既然你如今愿意去做他的军师,当有自己的理由,你说与我听听。”

黄月英犹豫不决,自己说还是不说,自己到底该不该说服自己的父亲,她沉吟片刻,然后方道:“这第一条理由刚才我已经说了,如今群雄割据,

能请我一个女子做为军师,倚为智囊的也就只有他灵龟儿一人了。”

黄承彦听了不由反驳道:“你就不怕他心怀不轨,只是垂诞于你的姿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