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帮哥抢媳妇(2 / 4)

加入书签

母亲目光如炬,早看穿他和太子之间的微妙,并如实告诉了先帝,请先帝收回成命。

先帝问是何故,若太子真有错,只管责罚便是。

母亲奏道,小儿纯真,纵有嫌隙,也无需小题大做,正该悉心教导、引导他们。然她身为太子师,儿子却不适合做太子伴读,该避嫌。这就像官员审案,若嫌犯是其亲属,这官员便应该回避,以示公正。她怕自己面对儿子时,会下意识地流露慈母心肠;更怕她没有偏袒时,别人却以为她有所偏袒。太子年幼,万一误信人言,觉得她偏袒亲子,不真心教导和维护储君,岂不影响君臣之情?

先帝听后觉得有理,欣然准奏,收回成命。

那件事后,他才明白母亲多爱自己,在面对皇帝和太子时,也不肯沽名钓誉,委屈自己儿子。

小太子不慎打翻了御案上的砚台,污了一本奏章,靖康帝询问时,太子却将错推到他头上。

王壑懵了,这跟他想象的明君和贤臣相去甚远。他碍于君臣纲常,又见小太子眼神惊慌害怕,心一软,体谅太子年纪比自己小,便没揭破这谎言,默认是自己的错,跪地请罪。他想,他勇于替太子遮掩错误,太子感动,此后必然视他为知己。这是君臣相知的第一步。

先帝宽恕了他,母亲却罚他在御书房外跪了一个时辰,以示惩戒,令他身冷心也冷。

事后,小太子不但没向他道歉,且毫无愧疚之意,后来但凡做错了事,都往他身上推。

“本宫是太子,没有错,都是你的错!”身穿明黄绣青龙的男童站在雪地里,傲然对他道。

后来,他渐渐忘了这事。

他怎会记恨一个孩子呢!

他亲弟弟不也讨人厌的很。

他想着,有母亲的教导,小太子定会长成跟他父皇一样的明君,然而事与愿违。

他没有反驳,亦没有屈服。

对于君臣相宜,却死心了!

那以后,他学会敛藏自己。

他的父亲王亨,幼时身患怪病,为求名医诊治,祖母带着父亲住到黄山脚下。父亲在乡野长大,养得性子张扬不羁,而他自幼在豪门世家和权贵圈子长大,见惯了尔虞我诈、捧高踩低,性子更像母亲,深藏不露。

他为了不做太子伴读,大冷天的,故意把自己冻病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